排列三最稳的中奖技巧分析

新闻动态你的位置:排列三最稳的中奖技巧分析 > 新闻动态 > 1928年中央常委被捕,女特工急报有叛徒,陈赓:你就是叛徒

1928年中央常委被捕,女特工急报有叛徒,陈赓:你就是叛徒

发布日期:2024-12-20 04:37    点击次数:69

点击收听本新闻听新闻

“慷慨登车去,相期一节全。残躯何足惜,大敌正当前。”罗亦农写下这首绝命诗的第二天是1928年4月21日。

四月的上海,寒风裹挟细雨吹打着龙华监狱的高墙。就是这一天,罗亦农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6岁。中国革命史上群星荟萃,罗亦农是其中亮眼的一颗。

他是我党在大革命时期被害的三名中央政治局常委之一,也是最年轻的一位,是当时上海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。

谁能想到,这位杰出的领导人,竟是被身边的女特工贺治华出卖的。这里有些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?

贺治华贪图富贵 抛夫弃女

贺治华出生在四川开江。那时节军阀割据,到处兵荒马乱。不过,这种环境不影响她养尊处优,因为她是开江城防司令家的大小姐。

贺治华柳眉杏眼,面目若喜若嗔,性格开朗大方,从小就招人喜爱。开明的父母视她如掌上明珠,不但没有让她裹脚,还送她上新式学堂。

长到14岁,贺治华已经不满足于只呆在开江当大家闺秀,她想出洋留学,她想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。宠爱她的父母自然没有不从。

就这样,等到两年后贺治华归国之时,她选择到开江女子中学教书。经历西方世界的熏染后,贺治华更加风姿绰约,获得“开江之最”的美称。

“五四运动”爆发时,贺治华作为思想开放的女性代表,经常上台演讲。她嗓音清脆,仪态端庄,每次演讲过后,台下都是掌声一片。

有一次,朱德来听演讲。他被贺治华慷慨激昂的发言所触动,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的女子,心里有枚种子在发芽。

朱德当年34岁,是云南护国军一位旅长。演讲结束,他一打听,原来贺治华是他下属的妹妹。

这是阳光明媚的一天,贺治华收到哥哥的通知,他的上司和好友朱德要来家里。

“朱旅长,你来啦!”贺治华站起身招呼,一身连衣裙衬得她更楚楚动人。初次相识的他俩聊得十分投机。

贺治华觉得朱德军人气质出众、前途无量。而朱德感觉这个女子才貌出色、落落大方、见识非凡。

他俩郎情妾意,当年就在云南结婚。贺治华顺理成章地成为朱德的第四任夫人。

彼时军阀混战,怀有救国救民之心的朱德很苦闷。为了排遣心中的苦闷,也为了寻求出路,那段时间他看了很多进步书籍。

在阅读中,朱德接触到马克思主义。这种全新的思想让朱德看到了希望,为追寻真理他来到德国。

贺治华紧随丈夫漂洋过海。在德国,他们遇到周总理。周总理介绍他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那时节,贺治华的革命意志非常坚定。

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,贺治华的思想也开始变化。贺治华精通英文、德文等多国语言,在异国他乡经常出入各种舞会,享受着周围人羡慕她的眼光。

而这时的朱德,为宣扬党的主张,参加各种集会活动,连续几次被德国警方逮捕,最终被驱逐出境。

贺治华过惯富奢的日子。她本是看朱德是个高官才结婚的,原以为丈夫职位会上升,没想到处境日渐变差,于是革命之心渐渐减弱。

但她此时怀有身孕,只得跟着朱德辗转到莫斯科,在郊外租赁一所农房居住。日子清苦,她不太习惯,就开始找朱德吵闹。

看着小十来岁的妻子,朱德忍让了。不久,贺治华生下女儿朱敏。这时,鉴于朱德的资格和经历,周总理要他回四川去做统战工作。

考虑到路途遥远,贺治华产后刚一个多月,还没完全恢复,朱德决定一个人先回去。

1926年冬天,皑皑白雪覆盖着莫斯科的大地。朱德与贺治华和女儿依依不舍地告别。他给贺治华留下一笔不小的费用,“女儿还小,路途太辛苦。等我回国安定下来,就来接你们母女。”

共和国未来的元帅没有想到,这一走,差点再也见不着女儿。

而有着不同的生活追求,注定他们夫妻俩将分道扬镳。 丈夫回国,贺治华非但没有伤心,反而为恢复自由感到高兴。不久她就让妹妹来莫斯科接女儿回去给母亲抚养。

女儿走后,她疯狂地出席各种聚会。其中在一次聚会时,她遇到同乡何家兴,他是莫斯科东方大学的留学生,也是位共产党员。

这位秀气的青年让贺治华如痴如醉,俩人很快堕入爱河。随后她单方面宣布与朱德解除婚姻,与何家兴结为连理。

朱德得知妻子移情别恋,只是一笑置之,没有纠缠于这些琐事。

何家兴是留苏学生,贺治华是精通几国语言的才女。尽管他俩私生活有瑕疵,组织依然很器重。

于是,1928年初,回到上海的贺治华夫妇被周总理委派到罗亦农身边。

政治局常委罗亦农被叛徒出卖

罗亦农原名罗善扬,他出生在湖南一个富商家里,受过良好的教育。看着国家连年战乱,他从小就有救民于水火的抱负。

离开家乡后,他只身来到上海。正是这个时期,他接触到进步杂志,认识了陈独秀,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批团员。

1921年,随着汽笛声响,罗亦农和一帮志同道合的同志告别上海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留学,他在这里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从苏联回国后,他马不停蹄地投身革命行动,辗转各地领导工人起义。鉴于他的经验丰富、能力突出,罗亦农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,随之而来的则是更加艰巨的重任。

就是在各地奔波时,他和李哲时同志曾经假扮夫妻,期间两人有了感情,在邓颖超、蔡畅等同志的见证下,结为正式夫妻。

新婚才三个多月,因为李哲时有别的任务,不方便再与罗亦农一起出面,便回到上海,住到一所专科学校里。

而为了保护罗亦农的安全,照顾他的生活,周总理派刚回国的何家兴给他当秘书,同时安排贺治华和邓颖超、蔡畅等人在妇女委员会工作。

他们一起住在上海戈登路上的一栋别墅里。为掩人耳目,房主人登记为何家兴夫妇。

从天寒地冻的莫斯科来到上海十里洋场,何家兴和贺治华对一切都感到新奇无比。他俩拿着组织上给的经费,出入于各种场合,常常夜不归宿。

这天夜里,别墅的灯光很晚还没有熄灭,罗亦农在房间里踱来踱去,贺治华夫妇到现在还不见人影。为他俩晚归的事,他已批评他俩好几次。

罗亦农心想,这小夫妇俩不遵守地下工作的纪律,会惹出大事的。今晚要再好好批评教育他们一番。

贺治华走进门,“哎呀,累死人了。”她高跟鞋一脱,顺势往沙发里躺去。

“你俩到哪里去了?还有,为什么每个月发的钱总是不够用?”

贺治华一惊,抬头看见罗亦农脸色铁青,她原以为趁着天还没亮可以悄悄地溜进屋,躲过罗亦农的盘问,没想到这么晚他还在等着。

何家兴连忙表示不会再有下次。

罗亦农脸色稍微转好,他交待何家兴做好准备,这两天有个重要的会议在这里召开。

贺治华却非常不高兴,大小姐哪里受过这种气。她和何家兴嘀咕,听说巡捕房悬赏三千美金捉拿罗亦农,不如干脆多拿点钱远走高飞。

何家兴也早已厌烦偷偷摸摸的地下工作,贺治华与他一拍即合。他俩第二天就来到巡捕房。

这夫妇俩告诉巡捕,他们手里有三百多个地下共产党的名单,但要叁万美金交换。为了证明名单的真实性,他俩先供出罗亦农的信息。

罗亦农对这一切毫不知情,他正准备接待邓小平,商议党的下一步工作计划。这天,邓小平如约来到这里。按地下工作的习惯,他先看看周边,发现一个修鞋匠在向他做手势。

邓小平知道这是暗哨在向他报警,于是警觉地往旁边躲去。没几分钟就看见一群凶神恶煞的巡捕簇拥着罗亦农走出来,他知道已出事,赶忙去找周总理汇报情况。

岂料贺治华也随后赶到,梨花带雨地诉说罗亦农因叛徒泄露行踪而被捕,言辞恳切地请求组织出面营救罗亦农、严惩叛徒。

周总理得知此事忧心忡忡,一面为罗亦农担心,一面为这个叛徒会不会给党带来更大的破坏而烦忧。

此时的罗亦农也在牵挂着同志们,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安全转移?他还惦记着妻子,不知道她知道这个消息后会怎么样?

除此之外,他没有任何可怕的。自从参加革命,为实现“民主”、“共和”而奋斗的那天开始,直到现在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,他早已做好被捕的思想准备。

巡捕房已知道他是个高级领导,将他提去过审几次,但他咬紧牙关,什么有用的信息都没提供。

这天受刑加重,想到革命还未成功,罗亦农便写下绝笔诗句。

那边,周总理急切找来中央特科人员陈赓。他一来想让陈赓想法营救罗亦农,二来也希望陈赓查出罗亦农被捕的真相。

当周总理把邓小平和贺治华来汇报的事情告诉陈赓,陈赓马上反应:“贺治华就是叛徒。”

中央特科人员陈赓铲除叛徒

陈赓是解放军的高级将领,他毕业于黄埔军校,有着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。南昌起义后他跟随周总理来到上海,担任中央特科工作人员。

中央特科的主要任务是安插同志进入国民党的机要部门和警宪、特务机关,搜取重要情报。

为什么陈赓会斩钉截铁地认定贺治华是叛徒?

原因其实很简单。罗亦农是在贺治华家里被捕的,国民党抓人,不可能只抓客人不抓主人。

周总理主张慎重行事,他要陈赓拿出详细调查报告,同时强调要想法救出罗亦农。听了这话,陈赓毫不迟疑地找来杨登瀛。

杨登瀛早年留学日本,接触过很多进步书籍,思想倾向革命,是陈赓安插在国民党中统的卧底。

杨登瀛从巡捕房的英国巡捕洛克那里得知,当天就是洛克带队去抓罗亦农的。

洛克透露是何家兴贺治华夫妇出卖的情报,而且夫妇俩还扬言手里有三百多位同志的名单,索价叁万美金。

“这俩人看着不像共产党员。”洛克说。

杨登瀛便以中统的名义要求引渡罗亦农,他与陈赓打算在引渡的路上劫走罗亦农。

一切都安排妥当,孰料人算不如天算。

罗亦农被捕,他的妻子李哲时心急如焚。她跟贺治华比较熟悉,于是跑来找贺治华。因为担心李哲时控制不住情绪,组织还没有告诉她是谁出卖罗亦农的。

李哲时在贺治华面前哭诉一番,她直接问:“你们什么时候营救罗亦农?”这话提醒了贺治华。为以防万一,她去监狱里报讯。国民党看看从罗亦农那榨不出什么东西,于是提前下了杀手。

消息传来,山河失色,在场的同志一片沉寂。中央特科的同志咬牙切齿,誓要干掉叛徒,为罗亦农报仇。

这一天很快到来。通过一段时间调查摸底,陈赓带着锄奸队决定开始行动。凌晨,天还没完全放亮,一支迎亲队伍敲锣打鼓地走进戈登路,不时还听到鞭炮声。

又是一阵鞭炮响过,刺鼻的硝烟在空气中弥漫。三位男人趁机悄无声息地摸进贺治华家。

这俩夫妻日常睡得晚起得晚,迎亲队伍这么大的动静也没把他俩吵醒。

带头进屋的陈赓大喝一声。惊起的何家兴迷迷瞪瞪翻身下床想跑,一梭子弹径直向他飞去,顿时鲜血四溅。

见此情景,贺治华尖叫着往床底钻,锄奸队朝她连开三枪,随后在房内搜索出名册,趁着天色掩护迅速消失。

贺治华的保姆醒来发现出人命了,战战兢兢地给巡捕房打电话。那边随即来人把这两口子送往医院。此时何家兴早已身亡,而贺治华深受重伤,还被打中一只眼睛。

锄奸队闻讯想再次出手,无奈医院里防备森严,再加上名单已到手,贺治华活着也不能再造成多大危害,于是决定暂时放她一马。

出院后,贺治华昔日容颜不再。她害怕被人找到,就隐姓埋名回到四川,嫁给一个当地农户,从此再也无人听说过她的行踪。

而被她遗弃的女儿朱敏则一直跟着外婆长大。14岁的时候,邓颖超经过核实,派人把她接到朱德身边。

朱敏一生都不想原谅妈妈。她知道妈妈和爸爸是截然不同的人。

从文化水准和见识来说,何家兴、贺治华是那个年代的佼佼者,本可以拥有大好前途,却因贪恋富贵出卖自己的战友,落得悲惨结局。

而被他们出卖的罗亦农,壮志未酬、虽死犹生。至今龙华烈士纪念馆还陈列着他的英雄事迹,受万人瞻仰。历史不会忘记为革命献身的烈士们。



Powered by 排列三最稳的中奖技巧分析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top